
中國國家博物館品牌,主營行業休閑娛樂、生活服務、展會展覽。
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MuseumofChina)簡稱國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對稱。是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中國國家博物館成立于1912年,已經走過了100多年的輝煌歷程。近百年來,中國國家博物館積累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大博物館。它記錄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足跡,展示了我們偉大祖國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是中國兒童繼承歷史、探索未來的精神家園。同時,它也是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示整個人類文明的宏偉殿堂。
中國國家博物館始終以繼承和傳播中國文化為己任,經過一代又一代員工,在重要文物收集保護、科研、展覽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促進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素養,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國家博物館將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以博物館百年為新起點,解放思想,開拓進取,進一步豐富收藏內容,提高科研水平,改進展示方式,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服務質量,擴大對外交流,加快世界級博物館建設步伐,更好地發揮展示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作用,培育民族精神,引領文博科學發展的重要示范作用。”
保護、繼承和展示優秀的歷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當代中國先進文化是國家博物館的光榮使命。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展覽系統由基本展覽、專題展覽、國際交流展覽和臨時展覽組成。目前常設展覽有:古中國和復興之路。專題展示:領導·人民-收藏現代經典藝術作品歷史見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禮品展、中國古代青銅藝術、中國古代佛像藝術、中國古代玉器藝術、中國古代硬幣藝術、中國古代瓷器藝術、中國古代書畫藝術、收藏非洲雕刻藝術、明清家具藝術、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筑設計展覽、國家博物館收藏還有不斷更新的國際交流展和臨時展。
歷史沿革
1912年7月9日,民國政府教育部決定設立國家歷史博物館籌備國家歷史博物館籌備處。
1918年7月,博物館遷至故宮的端門和午門。
國家歷史博物館于1920年11月正式成立。
1926年10月,正式開館。
1949年10月,隸屬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的
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于1950年3月成立。位于北海團城,不久遷入故宮西華門武英殿。
1958年10月,天安門廣場東側修建新博物館,1959年8月竣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10月,"展示中國通史"公開預展。
1960年8月,北京歷史博物館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
1969年9月,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合并,稱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1983年初,分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
2003年2月,中國國家博物館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正式成立。
2007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正式啟動。
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于2010年12月竣工。
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于2011年3月開放。
中國國家博物館成立100周年紀念大會于2012年7月9日在國家博物館劇場舉行。








